为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讲述人/余朝俊
白驹过隙,岁月更迭,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走过了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 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曾经我也是满怀热忱的青年,过往的时光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我想借此次采访机会向后辈讲述我的故事,希望我的经历对后辈在学习和工作上,有一定的帮助或启迪。
学科初建
1960年,我毕业于四川医学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留在四川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做助教。经过四年的学习,感觉相比解剖,自己更喜欢临床工作。正巧当时有补实习之后重新分配工作的政策,于是我毅然选择了补实习。补实习结束后,被重新分配至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后,我听从组织和领导安排,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学习、工作,这样便开始了我与放射学的缘分。
工作三年后,我回到成都中医学院工作。在工作中接触到许多知名中医专家、学者,耳濡目染,我学习并了解到一些中医知识,深切感受到中医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承、发扬中医的愿望在我这个学习西医的年轻人心中逐渐形成。
我刚到成都中医学院时,学院还没有放射学教研室,附院放射科仅有4个人, 而且不承担影像学课程。我隶属于西医临床教研室,承担放射学的教学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后招入了新生,教学任务繁重。至20世纪80年代初,学院才逐渐建立了放射学教研室。放射学教研室的建立为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条件,奠定了教学基础。
早期的放射学课程,学时少,教师也少,教学内容以传统放射学为主。后来, 随着课时的增加,教学内容以自编教材为主。我于1984年参加了中医院校使用的全国统编教材——《西医诊断学基础》的审定工作。后来,我力争将放射学独立成课,并增加了课时。由于我们学院放射学课程独立成课时间较早,且结合学科特点,较早就已经将幻灯片、投影等运用在教学中,成为先行者。
图:余朝俊教授做学术交流
自创立放射学教研室后,教研室就与临床放射科结合在一起,教学、临床和科研也结合起来。当时,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委托我办了11期培训班,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四川省各地、市、县中医院的医生和少数体育院校创伤学的医生,还有部分外省的医生参加。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还指导了许多研究生,我是全国第一个招收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生的。当时本科阶段的学生只需要了解一些医学基础知识,在研究生阶段才开始做深入研究。我们帮助研究生确定选题,带他们参与我们的课题研究,以此提高他们的研究水平。当时的研究生后来很多成长为各自单位的骨干,有的成长为中西医结合影像学领域独当一面的专家、学者,如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第七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学会专委会主任委员侯键教授。
学会初创
来到成都中医学院工作后,我逐渐思考如何将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我认为,中医和西医不是对立的关系,两者理论上虽有差异,但也有很多共同之处。如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必将激发各自更强的学术活力。我向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刘承志主任阐述了我的想法,他认为我“胆略兼人”,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我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学习和工作期间,奠定了做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础,坚定了把中医学和放射学结合到一起创立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想法。
在1985年以前,我撰写的文章、研究的课题都是西医方面的。之后,我凭借在放射科奠定的基础和在中医院校与医院工作的经验,开始着手创立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会。贵阳中医学院的刘庆寿教授也早有此想法,随即我们一起探讨创立学会的工作。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会的创立过程可谓一波三折,筹备期长达4年。学会筹备初期,因为创新性太强,很多人还不完全理解,参加的人屈指可数,后增加到几十个人,但是每个人都抱着对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信念与热忱。后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出面组织会议,于1989年7月在天津杨柳青医院召开筹备会议,最终确定成立学会,当时叫作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医学影像学专业委员会, 并协商专业委员会顾问、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等人选,同时决定由我负责两个月后在成都召开的第一届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大会暨成立专业委员会的筹备工作。1989年9月18 0至23日,如期在成都召开了第一届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学术大会,参加会议的有百余人,学院和医院对此次会议给予了大力支持。专委会的成立团结了一批从事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工作者,搭建起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专业 的发展。随着时代发展,学会也发展得越来越好,全国性学术大会已经召开18次, 会议规模有时接近2000人。
图:余朝俊教授与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会部分代表
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
在全国范围内,我院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科研开展比较早,科研经费申请不易。
我曾经申报并完成了几个代表性课题。第一个课题是我与王再谟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共同指导王教授的研究生刘文涛完成“慢性胃痛各证候消化道x线征象的研究”课题,在四川省卫生厅申报课题时,因为中西医结合影像学还在初创阶段,申请项目经费时仅批准了1000元。当研究成果初步呈现后,再次到省卫生厅申请经费,引起了省卫生厅的重视,当即被立为重点课题大力支持,最终下拨了8000元项目经费。这个课题邀请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以及业界知名专家共同鉴定,这一将中医学和影像学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获得一致好评,该研究成果获四川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凭借首个课题的广泛影响,为后续申报研究课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个课题是“肺胀各证胸部平片x线征象及血气分析关系的研究”,历时四年完成。在业界引起了较大反响,使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得到业界认可,并且获得了四川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三个是“中风急性期各证头颅ct征象的研究”课题。这个课题受到四川省教委的关注,审批通过后,下拨了科研经费3万元,这在当时是最高的科研经费。这个课题我带着学生一起做,此课题后来升级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 “中风各期各证候影像学研究”课题,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经费3万元, 单位配套资助三万元,课题第一主研是侯键,我是第二主研。这一研究成果,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候键曾经是我的在职研究生,后来又继续攻读博士,博士期间持续对中医中风的影像学进行深入研究。未来属于新一代年轻人,要想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事业后继有人,必须大力培养年轻接班人。
最初我做课题研究的时候还没有ct、磁共振等设备,当时做“胃脘痛消化 道的中西医结合影像学”课题是用钡餐检查的方式;“肺胀各证胸部平片x线征象及血气分析关系的研究”用的是平片,但运用了多学科研究的方法。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现在放射科的硬件设备与当初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ct、磁共振、超声这些先进设备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研究范围。
扬帆再起航
一段时间内,由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专业委员会长时间的沉寂,民政部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提出拟于2003年取消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专业委员会。恰好在这一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创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邀请我做第一副总编。为保留学会,我们积极联系基层(省、地级)的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分会人员,并且与《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的编委及时沟通, 大家都表示愿意通过多种途径向民政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反映情况,让专委会留下来继续发光发热。2000年张东友教授颇具影响力的专著一《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出版,这些都展示了专委会的大部分学者还在积极活动。此外,各省的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院、西医院的有关医生、学者主动向中西医结合 学会提出专委会是我们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人的心血,它承载着我们对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坚守和希望,这个专委会一定要继续办下去!几经波折,最终专委会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重整旗鼓,不断发展壮大。后来,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会专业委员会为我颁发证书,对于我在担任专委会领导和顾问期间推动学科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国内同行眼里,我是中国中西医影像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2007年,我主张将中西医结合影像学高级职称的评审交予中西医结合学会和省中医药管理局,而非由中华医学会评审。因为突出了中西医结合的特点,所以得到了省人事厅与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
多年来,我对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感情很深,我和我的团队对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研究做了很多工作,尤其对“中风” “脊柱”等系列研究,发表中西医结合影像学论文约30余篇。
如今,我已是耄耋老人,为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尽了微薄之力。随着年纪渐长, 很多事已力不从心,望后辈们砥砺前行,再创辉煌。
图:余朝俊教授接受学校全媒体中心采访
本文由余朝俊口述,学校全媒体中心采访整理。
采访时间:2021年4月21日
采访地点:余朝俊教授家中
文字整理:管理学院 杨福星 张娟
摄影:全媒体中心 黄宇 于凯雯
讲述人简介:
余朝俊(曾用名余朝骏),男,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1937年出生,重庆市垫江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副主任委员,第四届、第五届专委会顾问;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学专业委员会多届主任委员,第五届荣誉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3—2010年副总编,2011年—2014年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