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母亲的二三事
撰写人:霍红
我的母亲吴敬同志是江苏南京人。在学生时代就追求革命。曾任天津女师学生自救会主席,带领同学投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徒步去延安,在陕北公学、延安女子大学学习,曾任女大校友会主席。后来一直在中央妇委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就职于全国妇联,曾任全国妇联妇女干部学校校务主任,副校长。
1958年母亲随父亲调四川入职,临行前根据母亲希望继续在学校工作的意愿,邓颖超大姐向她推荐了成都中医学院,当得知学校是周总理提议组建的,她立即高兴地表示愿意到那里去工作。经全国妇联与四川省委组织部协商后,正式委派母亲到学校工作,历任二届学校党委副书记,文革后任学校顾问,直至离休。
一笔国家基建资金
1958年是建校的关键时期,也是建校最艰难的时期。学校基建急需国家资金的投入,而当时全国各地都在发展,建设资金十分紧张。母亲多方奔走但成效甚微。怎样获得更多的国家经费是摆在学校领导面前最棘手的问题。“上北京找邓颖超、蔡畅同志!”母亲找到了解决资金来源的渠道。
58年年底母亲带着全体校领导的嘱托北上进京找到了邓大姐,并应邀在邓大姐家中用餐。餐中见到了周总理。母亲向总理汇报了自己的工作,也谈到了四川中医药的发展远景,最后讲述了学校基建资金短缺的现状。总理听后微笑着说:“这事好办,找霍然同志要呀!”母亲也笑了,好像就是在等总理这句话,她回答道:“好呀,就找霍然同志要!但我要说是总理让我找你的……”。
霍然同志是我的父亲,从国务院四办调到四川工作。时任西南经济协作区办公厅第一副主任。
回到成都,母亲将总理的意见转告了父亲。在协作区办公厅的协调下,省计委、省财政厅、省高教局同意在两至三年内为学校基建拨款。这才使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附院的搬迁与新建项目陆续得到立项实施。这批资金相继到位对当时的学校建设起着无可估量的作用,它搭建完成了如今成都中医药大学以及附属医院的雏形。
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
世间的事总是这样,一件事刚完,另一件事就会突显出来。学校基建费用刚得以缓解,师资问题又迫在眉睫。
校园里生长的野藤蔓引起母亲的联想。她想到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不就是这样盘根错节吗:师徒一脉相承,师兄师弟共处,各派系、各学科独立而又相融地共同发展。于是母亲与校领导们一一走访校内任教的老先生,请他们提名推荐散落在社会上的中医药名家,再由学校审核批准。母亲有时会和老师们一道亲自下县份约谈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得知有的名医不愿离妻离子到成都任教。对于解决进蓉户口的巨大难题,万般无奈的母亲不得不再次请示周总理。在总理“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地解决部分教员及家属入城户口”的指示下,王老先生、冉老先生等一批优秀的社会中医药人才得以顺利进入教师队伍。这些优秀人才提升了学校的声誉,极大完实了师资力量。
多年后,当我知晓这些内情后,曾怀着深深的敬意感叹:中医大创校不但浸透着广大师生的努力和心血,也浸透着周总理及时的帮助与深切的关怀。这就是总理对中医大的贡献!成中医人世世代代永远不会忘记!
那时有许多著名的中医大家在校授课,如李斯炽、卓雨农……这些是学校的招牌,也是学校的财富。母亲十分尊重这些老中医,特别叮嘱司机老黄师傅用学校那辆小轿车按时接送老先生上下课。记得当时卓雨农老先生坐不惯小汽车,戏称:“享不了那福”,依旧坐黄包车来上课呢。
院领导干部与老中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使得当时的中医学院成为四川名医汇萃的学堂。干群同心,师生同心,大家共同努力使教学上呈现勃勃生机,校园里充满着的浓浓的尊师重教的氛围。
母亲关心老中医,也爱护年轻的教师。记得一年“三八”节,她邀请青年女教师来家聚餐欢度节日。母亲亲手做的红烧肉让这几位老师称赞不已。在她心目中年轻教师也是学校的宝贝,是学校的今天和明天,是学校的希望与未来。
关心群众,简朴生活
由于母亲长期在邓颖超大姐、蔡畅大姐身边工作,她们平易近人,谦逊谨慎,关心群众,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深深影响着母亲的一言一行。
母亲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坐早班公交车提前到校。她经常站在学校大门口迎接来上班的教职工。老师们都说:“吴书记门口一站,谁还敢迟到。”我也曾笑她:“变相监督,变相施压。”但她却说:“是老师们好,自觉。不然我再站上一天也无济于事。”
在职期间,只要是学生或老师生病住院,母亲都会亲自去医院看望。她说:“当年大姐们就是这样做的,我这是向她们学习。”
母亲长期在学生食堂打饭。在饭桌前听取同学意见,以便改进后勤工作。发现食堂饭栗不大可口就及时纠正。那时同学中流转着一句话:“看见饭菜改善就知道是吴书记又来督察了。”
生前,母亲立遗嘱:“不留遗产,骨灰撒入长江。”然后更是倾囊而出地捐赠直到病逝。病逝时存折里只有二千多元现金。我记得捐赠单位有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妇女联合会,成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等。面对第一次院长资格分房和白果林教职工福利分房的机会,母亲两次都主动推辞放弃了。依旧常年居住在那套只有卫生间没有厨房的面积30平米的两居室。只因为“比有些老师住的要好”。
1995年五月母亲病逝。回到她的住所,空对着没有电视、没有空调、独桌、独椅、独床的居室,空对着仅有两张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的墙壁,空对着整齐排列着满书架的马思列斯毛全集和那满满两木箱的读书笔记……令我痛彻骨髓!如此清贫的景象让我们子女澿然泪下,挥笔写下《悼母亲》的祭文:生于名门望族,幼读四书五经,知书达理,不愧孔家亲源。求进步,津师六年一腔热血。寻真理,步履遥遥赴延安。陕公女大学马列,绥德米脂铸筋骨。饮马延河激扬志,巍巍宝塔显风流。杨家岭聆听大姐教诲,西柏坡难忘主席音容。求妇女解放敢抛颅洒血,中央妇委全国妇联赤胆忠心,妇女干校中医学院呕心沥血。从教四十五春秋,不见桃李纷纷,但知木已成林。六十年革命鞠躬尽瘁,为党为民扪心无愧。素行凛然正气,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一身傲骨难得几分倔强,谈何功名利禄岂讲个人得失。居两室一廊,遗孤桌单床,为他人散出手中银倾尽囊中物。笑对四子三女无牵无挂,无怨无悔,来去从容。八十四载岁月转眼烟云,何归处?滚滚长江东逝水。
动容之中,我第一次明白了精神生活的富有是母亲一生的追求!母亲以自己的言行为提升学校精神面貌,为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为今后学校的发展留住优秀的教育人才而毕生努力着。这就是母亲对中医大最长久、最突出的贡献!
今天,面对着新校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我可以告慰天堂上的母亲:新一代的成中医人正沿着前辈的足迹继续奋勇前进,去开创中医大更加辉煌的未来!
讲述人简介:女,1968年毕业于太原机械学院(现名中北大大学)特种机械系弹道测试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国防工⺁任靶场测试工程师,长期从亊军工产品的靶场检验验收及新产品科研测试工作。于1990年经四川省委老干部局批准调入成都中医学院,分配到成都中医药大学,曾先后在学校学生图书阅览室,教师期刊阅览室,采编室多部门工作,直至退休。时任图书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