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这五年 | 奋进中的基础医学院
过去五年,是基础医学院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的五年。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秉持“精诚明德,传承创新,追求卓越”院训,坚持党建引领,实现学院多个突破和跨越式特色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学院连续四年获得学校目标考核优秀。
一、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共奋进
学院以思想建设为抓手,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强化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双带头人”培养制度,达到100%全覆盖。积极吸纳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生,发展党员62人,其中教师党员4人。扎实开展全面从严治党、纪律规矩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积极参加四川省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学习。开展师德师风和廉洁诚信专题教育20余次,主持校园廉洁文化建设项目1项。教工第四、第六和第七党支部被评为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张琦获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冯全生获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称号;王勇、李良文获“成中医年度人物”称号;2017级方剂学研究生吴伯达高铁救人,获“校长特别奖”。
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学院专家作为国家、省中医药新冠肺炎防治专家,多次参与国家和省防治方案制定修订。疫情第一时刻学院专家团队编写了新冠居家调理和防治指南,方案获中共中央办公厅单篇采纳。专家团队多次赴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会诊新冠患者,指导达州等地患者中医治疗,贡献成中医智慧和方案,被学习强国等转载,受到人民网、四川卫视、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参与组织全校100余位知名专家开展“互联网 中医药”远程会诊和北美校友疫情研讨,获“数字中国智慧战疫奖”。2022年9月成都疫情严峻时刻,25名研究生志愿者支援成都东部新区前线抗疫,圆满完成任务。
二、传承创新,学科建设显成效
为国家一流学科中药学、省级一流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提供支撑。持续推进方剂学、温病学、金匮要略、各家学说、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等学科全国一流梯队的建设。中医基础理论学科获批省中医局重点学科。2019年在全国中医院校首建“中医学术传承中心”,建有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师承导师和川派名家传承工作室。2020年巴蜀温病、伤寒和扶阳学派工作室获批省中医局重点流派工作室。建设有以院士、杰青及学科带头人等领衔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pi科研创新团队。获批国家中医局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学院专家的高被引论文助力学校临床医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
三、以本为本,深耕教学获突破
是全校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建设的支撑学院,全校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主体学院。在全国同类院校首开中医学“5 3”长学制传承型人才培养的“邓绍先”班,把师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创新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已形成全国特色,该班招生规模逐年扩大,2022级达43人。为教育部中医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方剂学》和《温病学》课程联盟理事长单位,《金匮要略》和《各家学说》副理事长单位。主编的“十三五”规划教材《温病学》获教育部首届优秀教材二等奖,《温病学》《生理学》获人卫社首届融合教材奖;获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省级一流课程5门;主编“十四五”规划教材13部、副主编28部。主编全国首套中医师承系列教材6部,主编行业内颇具影响的中医药高级丛书多部。
四、建强平台,交叉赋能创成果
与好医生药业集团等联合建设中医药干细胞研究院,建成标准化spf动物平台。获批学校首个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2019年获批四川省院士工作站,并被评为省优秀成果工作站在全省推广。持续推进中医藏象生物学省重点实验室筹建,有望成为全省首个中医基础研究平台。2019年在全校较早开展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特征的科研创新中心和pi创新团队建设,形成了以引进人才/学科带头人 科研骨干 实验技术人员的科研新机制,研究方向不断凝练,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近4年新增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课题80余项。近4年发表sci论文近400篇(中科院一区23篇,二区64篇),最高if=29.69,其中近两年高被引论文6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50余篇,出版论著27部,授权发明专利24项。
五、立德树人,强化师资育人才
学院加强外引内培,近年来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先后涌现首届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目前有全国中医药师承导师15人,省教学名师5人,首届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2人,省名中医18人。近年引进协和、中科院等优秀博士47人,培养博士后41人。师资结构不断优化,现有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占比达78%,较2017年提高了12%。科研创新中心和学术传承中心的建设大幅提升了中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如博士后获国家自然基金8项,国家博士后基金和省科技厅项目21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立项博士后人数比例分别达的35%和90%。派出优秀青年教师到哈佛、耶鲁等顶尖机构访学30余人次。
2021年全国首开中医经典类学科硕博连读招生,强化传承型高层次人才培养。近3年学院培养研究生260余人,与一流大学等联合培养56人。研究生获省科技厅苗子项目10项,发表sci论文 155篇(一区、二区 33篇),最高if=16.97。中文t1期刊65篇。指导学生在全国经典知识竞赛中获一等奖;研究生在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中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6人等;指导学生荣获省解剖学会首届“云解剖”知识竞赛团体第一名。
站在“十四五”的新征程上,基础人将继续坚持“党建争上游、事业创一流”的工作理念,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全面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贡献基础力量!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