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及专业的学校及专业的办学宗旨与目标分别是什么?办学宗旨与目标分别是什么?
学校秉承“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学校精神、“仁爱为魂、精诚为本、传承为根、创新为要”办学理念,践行“厚德,博学,精思,笃行”校训,以“中医药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的办学定位为发展导向,围绕“奋进成中医、幸福成中医、美丽成中医、仁爱成中医”建设理念,协调推进“人才强校、质量提升、特色发展”战略布局,坚持“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强特色”发展路径,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服务人类健康为宗旨,全面构建创新发展新格局,全速推进关键领域新跨越,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新征程。
1. 学校发展目标
到2025年,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形成、高水平传承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高效能治理体系全面构建,中医药办学特色全面凸显,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中医药主体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前列,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建设基础全面夯实,学校关键办学指标和综合办学实力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到2035年,核心竞争力更加凸显、国际影响力更加显著、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社会贡献度更加彰显,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实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具有成中医风格的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
2. 专业办学宗旨(必问)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传承中医药事业为己任,守正创新,扎根西南,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需求,培养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中药学专业人才。
3. 专业培养目标
中药学作为中医药基础教育一级专业,培养的是中药的继承者和创新人,更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中药人才培养中存在“医药脱节、类型单一”等问题,本专业秉承“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明理致用”的教学理念,建立分层分型、因材施教、精准育人的中药学三层次三类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的三层次知识和能力构架,并以国家级中药学特色专业为阵地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凌一揆”中药学基础基地班为引领,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全国第一个校企合作订单式——中药学太极班为示范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而培养具有扎实的系统中药学“品、质、制、性、效、用”基础,思想品德优良,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强,职业素养优良,适应行业和职业发展需求的中药学人才。
4. 专业办学理念
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明理致用。
5. 专业办学定位
培养具有中药学专业基本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服务于中医药行业的创新型、复合型与应用型专业人才。
6. 专业发展规划
根据成都中医药大学“十三五”、“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在全面总结中药学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中药学专业“十四五”建设规划,依据《成都中医药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建设规划》、《成都中医药大学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优化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专业基本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以应用研究型的中药专业人才为总体培养目标,提高中药学人才培养质量。
7. 专业服务面向定位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向中医药研究的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对接健康中国战略;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立足四川,服务西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8. 专业质量标准
(1)素质标准: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②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志愿为人类的健康工作服务。④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有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品质。养成依法工作的观念,能以国家各项医药管理法规和行业准则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将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发现、制造、合理使用中药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尊重他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并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⑤养成较好的文化修养、审美修养,行为端庄、举止文明。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⑧尊重生命,正视医学伦理,充分认知中药应用的终极目的是保障人类持续的健康。⑨热爱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熟知中药在“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大健康医疗模式中的重要地位。⑩重视用药对象的个人信仰、人文背景与价值观念的差异,能充分考虑用药对象的利益并发挥中药的最大效益。
(2)知识标准:本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时,专业知识应达到以下要求:①掌握与中药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熟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文学、史学等内容,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实践。②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药性理论和中药用药基本规律。③掌握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对中药研究、生产及质量评价的意义。④掌握中药生产过程、中药检验及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⑤掌握药事管理法律和法规,熟悉医药行业的发展方针、政策。⑥掌握中药学服务的基本知识,熟悉中药学服务的基本内容。熟悉中药储藏、保管、养护的基本知识。⑦熟悉中药学类专业的相关学科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
(3)能力标准:本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时,应达到以下能力要求:①具有运用中医药思维,表达、传承中药学理论与技术的能力。具有中药资源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的能力;具有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能力;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实践能力。具有运用综合理论知识,解决中药生产与应用中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②具有从事中药的研究与开发、剂型的设计与改进和中药生产工艺设计的初步能力。③具有正确评价中药质量的基本能力。④具有从事中药学服务工作的基本能力。⑤具有创新创业的基本能力。⑥具有与用药对象、医药行业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具有团结协作的能力。⑦具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进行中药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具有分析创新能力,独立获取知识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自我发展能力。⑧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⑨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社会调查、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应用的能力,并具有阅读中医药传统文献和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国内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
9. 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按照“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多元评价,有效反馈,持续改进”原则,构建了“决策、运行、监控、改进”循环闭合的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以教学质量标准为核心,由决策系统、教学质量形成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协调工作,持续改进,共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学校建立了广泛利益方参与的外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多角度多途径的外部质量监控,实现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保障。在组织和制度上,学校建立了相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实行校-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决策系统、运行系统、监控系统和资源保障系统“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体系;通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意见》、《关于本科教学督导工作的实施意见》、《领导人员听课制度实施办法》、《教师评学制度》等相关制度文件为专业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药学院在办学实践和不断探索过程中,针对中药学高等教育实际问题,分层分型,因材施教,精准育人,形成“基础、专业、能力”三层次人才培养轴,以深入综合素养提升为主培养“复合型人才”、以科研实践训练为主培养“创新型人才”、以订单式人才输送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构建了“中药学三层次三类型多元化”人才培养新模式。该培养模式已经培养了一大批在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学生,取得了一批代表性的科教成果,获得境内外业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