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百部经典》第一辑出版
近日,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主编的古籍整理丛书《中医百部经典(第一辑)》影印本由巴蜀书社正式出版,本辑共收录二十种善本医籍,是中医百部经典整理研究与继承型人才培养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发展,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仅以文献论,其被保存下来的中医古籍就不下一万余种。在浩如烟海的古医籍中,记录了中医学取之不尽的知识与实践,涉及哲学、伦理、诊法、治法、本草、方剂等各个方面。对中医经典古籍整理研究、阐释解读,是传承发展中华医学的需要,也是传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
然中医古籍不仅浩繁,其文字解读亦极其艰涩,在以往的中医古籍整理当中,时常存在错误的文本解读、词语的主观解读和可疑的句读标点,盖因从事医学典籍整理的研究人员少有同时掌握医学与文献学的专业知识,医学与文献学的割裂使中医古籍整理逐渐成为“冷门绝学”,继而医者修撰之典籍难以普及,先人智慧之凝结难得传承。
为继绝学,开显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牵头,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实施,设立中医百部经典整理研究和继承型人才培养基金项目。“中医百部经典”项目得到了四川省委宣传部、省中医药管理局、省文物局、省社科联等部门的支持,成都中医药大学设立编纂委员会,积极组织推进。本项目重视中医古籍文献继承型人才的创新性培养,也重视中医古籍的整理出版,探索实现“返本开新、道术合一、中体西用”的发展思路。
今已完成《中医百部经典(第一辑)》二十种,经与巴蜀书社协商,将以两种形式编撰出版,一种是古籍善本影印,一种是整理研究后的普及本。
《中医百部经典(第一辑)》古籍善本影印共十九册,二十种医籍,由柳长华教授及其团队甄选善本,严谨求实,根据伏羲、扁鹊为代表的“经脉医学”,以神农、伊尹为代表的“汤液医学”、以黄帝、彭祖为代表的“导引医学”的三种医学世系构建《中医百部经典》体系,以丰富详实、细致周密的文献资料更加全面地诠释中医学的生命观、疾病观、诊疗观、药物观。
目录
【第一册】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一)
明嘉靖二十九年顾从德覆宋刻本
【第二册】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
明嘉靖二十九年顾从德覆宋刻本
【第三册】
新刊黄帝内经灵枢
明嘉靖无名氏仿宋刻本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西汉·司马迁 撰]
日本嘉永己酉年存诚药室刊《扁鹊仓公传》影宋本
【第四册】
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宋·王惟一 编修]
金大定二十六年丙午陈氏刊本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一) [西晋·皇甫谧 撰]
汲古阁本
【第五册】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二) [西晋·皇甫谧 撰]
汲古阁本
【第六册】
华先生中藏经 [汉·华佗 撰]
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刻本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 [战国·秦越人 撰]
日本庆安五年武村市兵卫刊本
【第七册】
脉经 [晋·王叔和 撰]
明嘉靖年间佚名氏影刻何大任本
【第八册】
神农本草经
清嘉庆间金陵承德孙氏问经堂丛书本
新修本草 [唐·苏敬等 撰]
转抄小岛保素仁和寺写本
【第九册】
伤寒论 [汉·张仲景 著]
明万历二十七年己亥海虞赵开美影刻本
【第十册】
金匮要略方论 [汉·张仲景 著]
明万历二十七年己亥海虞赵开美影刻本
温病条辨(一)[清·吴鞠通 著]
清嘉庆十八年癸酉问心堂刻本
【第十一册】
温病条辨(二)[清·吴鞠通 著]
清嘉庆十八年癸酉问心堂刻本
【第十二册】
诸病源候论(一)[隋·巢元方等 撰]
南宋刻本
【第十三册】
诸病源候论(二)[隋·巢元方等 撰]
南宋刻本
【第十四册】
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 编]
日本享保十七年官刻颁行的橘亲显校本
【第十五册】
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 编]
日本享保十七年官刻颁行的橘亲显校本
【第十六册】
三刻太医院补注妇人良方大全(一) [宋·陈自明 撰]
明季书林公仁余元长刻本
【第十七册】
三刻太医院补注妇人良方大全(二) [宋·陈自明 撰]
明季书林公仁余元长刻本
小儿药证直诀 [北宋·钱乙 撰]
清乾隆武英殿聚珍本
刘涓子鬼遗方 [晋·刘涓子 著]
影宋版
【第十八册】
葛仙翁肘后备急方 [晋·葛洪 辑]
明版
【第十九册】
抱朴子内篇 [晋·葛洪 撰]
明正统十年内府刊本《正统道藏》